经过近三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博士论文,即将获得我梦寐以求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了。使我感到欣喜的是,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术刊物上,我已发表有关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的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有多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物理评论快报》、《应用物理学报》等刊物上。每当同学或老师称赞我工作出色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向他们推荐介绍使我得益最大的一本好书———《半导体超晶格物理》。
《半导体超晶格物理》是由夏健白、朱邦芬著、黄昆先生审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5年4月编辑出版的。我很幸运,在就读博士生研究生的第一年,就获得了这本书。
当时,我的导师王迅先生交给我的课题是,围绕着锗、硅半导体量子阱和超晶格开展研究工作。于是,我开始查阅文献,以期对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为实验工作打下基础。岂料从70年代至今,量子阱和超晶格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之一,这方面的文献数不胜数,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往往需要查阅数篇甚至十几篇文献,非常劳累而且收效甚微。此时此刻,我非常希望能找到一本介绍超晶格基本知识的书。后来,我获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半导体超晶格物理》,马上前去购买了一本。稍作翻阅,便大喜过望,连称宝书。此后,在我攻博的三年中,此书一直伴在案头。我逐渐发现,在半导体超晶格这一前沿领域中,此书不仅能引导一个新手很快进入角色,而且在实验设计、理论分析、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都能使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受益匪浅。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特色和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半导体超晶格物理》是一本全面介绍半导体超晶格的专著,它不仅论述了超晶格物理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方法,还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实验和器件方面的应用内容;它不仅阐述了已经成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学术争论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它虽侧重介绍了一般一维量子阱与超晶格,但又适当注意介绍了低维和小量子系统,如目前国际科研的热点(量子点、量子线);从时间跨度上看,它几乎涵盖了自出现超晶格概念以来至今所有的重要成就。
二、大量引用原始文献。在任何一本科学书籍中,都不可能详尽地介绍某一项成就的贡献者的具体工作步骤、实验条件、样品制备,以及理论推导的细节等。但是,这些内容恰恰是同行们所需要的。在《半导体超晶格物理》这本书里,每一章中都附有详尽的参考文献(从70年代到90年代),包括有作者、发表刊物、卷号、页码等,这就无形中大大扩展了该书的信息量。通过有目的的查阅文献,可使读者迅速掌握一些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细节,有利于加快科学研究的进程,这一点对于开展半导体超晶格研究的科研工作尤为重要。
三、具有词典的功能。在该书的末尾,编者还颇费心机地详尽列出了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凡在该书出现过的物理名词和人名,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出来,并注明了页码,这使得该书具有词典一样的功能。如读者临时想了解某一专业术语的物理含义或某一学者的贡献,就可方便地根据索引直接翻至该页,而无需阅读全书。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半导体超晶格的研究无论是对基础理论还是实际应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华裔科学家崔琦等人就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中发现了分数量子霍耳效应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而半导体量子阱激光器、高迁移率晶体管等各种光电器件也即将进入实用阶段。
《半导体超晶格物理》一书虽是一本全面介绍半导体超晶格的学术专著,但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足以说明,在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半导体超晶格物理》一书,将有助于我国科学工作者勇攀世界科学的高峰。我们热忱地期盼我国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教育素质,继续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我们更期望出版社能出版更多的有助于加快我们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学术专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小16开精装定价:42.00元)